太惊喜!广东11项曾位列“全国十大”的考古发掘成果首度在此集结……
9月28日,“看见岭南——广东省‘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1月4日。
9月28日,“看见岭南——广东省‘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1月4日。
🎊广州中秋国庆有意思的市集和活动实在太多啦!·有手帐集市、面包节、所有女生的快乐市集、小红书秋日游园会都非常好玩!不敢想象30号下班后会有多快乐!·⚠️左滑可查看详细地点,出发前记得收藏!·🔹 1/广州布丁日艺术市集(广州K11)·🔸 2/不藏私面包节(
历史虚无的狗血裤裆主义荼毒我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骠骑将军。如若此,吾必愤起而喷。跟汉武大帝系列比差很多。 看mv放出的片段,果然有很多霍去病谈恋爱的镜头,大概率是要糟蹋这个题材了。20多岁就没了,你演75集?是不是匈奴那边又得演一遍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乙巳蛇年春晚,伴随着“满眼东方潮,盛世舞英歌”的嘹亮歌声,英歌传人步伐铿锵、鼓槌翻飞,尽显中华文化的自信昂扬;端午佳节,岭南的江河湖海之中,水花激溅、舟行如飞,“扒龙舟”这一原真性的民俗文化,活力四射、惊艳世界。他们都来自广东,这个改革开放得风
那年热得要命,广东象岗山上本来只是挖房子的工地,却让工人们挖断了神经——一个老大黑洞开在地下,照都照不到底,工地一时乱成了锅粥。人们嘴上说着“宝藏”,背地里又怕瘟疫,谁都想看看里头有啥宝贝,却又心里直打鼓。
2025年8月29日,来自七省市博物馆的9款国宝,登上花呗文物皮肤。本次上新的文物皮肤阵容堪称“文化天团”,包括:浙江省博物馆的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河北博物院的“透雕双龙白玉壁”、湖南博物院的“玉壶春瓶”、江西省博物馆的“青花釉里红阁楼式谷仓”、南越王博
1975 年,合浦堂排 2B 汉墓出土铜锅,内藏我国最早荔枝标本:虽已干裂,果皮、果核却清晰可辨,证实广西汉代已种荔枝!
1983年,广州市南越王墓的惊世发现,唤醒了岭南一段尘封的远古记忆——从秦始皇挥师南征,到赵佗“绝道立国”;从推行“和辑百越”的民族融合方略,到实践“同制京师”的壮志。这不仅仅是一份被时光完美封存的历史,更是一份来自祖先的馈赠。如今他们以文物的形式展陈于南越王
注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设南海郡,郡治蕃禺,至南越国时期(公元前203-前111年)为南越国都城。
细心的网友就会发现,2025年影视圈突然刮起一阵“怀旧风”,《无忧渡》《折腰》等积压剧扎堆开播,甚至被戏称为“积压剧解放年”。
端午节的传统源远流长,礼俗内涵包罗万象,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庆一道,是中国人生活中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已经汇入中华文明血脉,积淀为中华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人物,他的名字至今仍在中越两国引发激烈争论:他是雄踞岭南的南越王,是中原文化的传播者,还是越南历史叙事中的“开国之君”?这个跨越两千多年的争议人物,就是赵佗。
在广州市中心出土的南越王陵墓,里面珍藏着一件文物——一个精致的银盒。银盒雕刻着典雅的花瓣纹饰,无论制作技艺、外形设计还是所用材质,它都更接近西亚地区的风格。考古学家推测,这是一件“舶来品”,很可能来自遥远的波斯。原来早在2000多年前,广州就已经是“全球贸易中
前214年,秦国修通了灵渠,以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统帅着虎狼之师顺水路南征,历时四年,将岭南归入大秦版图,是为南海郡。
“5·18国际博物馆日”如期而至。近年来,这一文化盛事既为行业交流搭建了桥梁,也让公众得以触摸文明脉搏。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已达7046家,平均每20万人便拥有一家博物馆。当博物馆成为城市地标,一个追问愈发迫切:博物馆
11月19日起由河源市委宣传部指导河源日报社精心组织策划制作的微情景剧《赵佗回河源》在河源日报视频号火热上线《赵佗回河源》以微情景剧形式呈现共7集,每集时长约6分钟分别为《佗城情思》《遇见仙坑》《五味清欢》《风雅东江》《万绿蔚蓝》《希望田野》《此心安处》“请大